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HJANX

[楹联天地] 石长祐不是石长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8-4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叫“视杨家山穴未尽善”】
石广均,是道光六年1826年丙戌科二甲第二十七名,赐进士出身。仅次于其父石葆元公嘉庆十年1805年乙丑科二甲第三名,赐进士出身。宿松县一家二十二年内,父子两进士出身。父子两乡贤。石姓人的骄傲,也是宿松人的骄傲。
尤其是石广均,刚刚就职兵部主事,供职数月遽请归养,时年甫逾三十。自是终日侍亲旁,不求仕进。传授家政,不使一事撄yīng亲心。
道光十六年十七年到处是灾荒,又饥荒引起了动乱。见《清史稿,宣宗本纪》
1838年(清代道光十八年),当时由湖广总督林则徐、安徽巡抚程楙采共同商讨决定修建大堤,建成后取名为同仁堤。从黄梅段窑到泾江口。大堤的修建是因为湖北黄梅县与江西德化、安徽宿松两县接壤处,原有的初公堤残废多年,江潮倒灌,多地连年被淹,同仁堤分成七段,从东起,字号分别是“安平亲和乐康”。
(修江堤捐资从略)
就这么一个人家,为宿松灾区做过许多贡献,不久他的后人,却遇上了大麻烦。
第三块墓志——石铭功
皇清例赠登士郎石公宁斋,讳铭功,字恭超。生于乾隆丁丑正月十一日癸卯日巳时,卒于乾隆戊戌正月初六日。
……
尔道光十七年丁酉年1837年,四月乙巳月初六日癸丑日癸丑时
(即死后五十九年又三个月)下葬湖北黄梅县北龙坪镇之杨家山门前坞。与弟,即圜公合墓。公居穴左。
石铭功生于丁丑,生肖属牛,年干为定火。生于正月为寅,寅木,寅木生丁火,显得火旺。
既然火旺生土,则伤癸水,不能养木。
日柱癸卯,癸水,怕辰戌丑未四库之土日,偏偏安葬的是癸丑日,土旺就太过分了。
石铭功死后没有超过60花甲,眼看就超过了可以不讲究,这59年半都熬过来了。家里一定有特殊情况,等不及,急于安葬。
偏偏又选了土水组合的癸丑日安葬,克日柱癸卯。从道光十七年1837年,到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海战之后57年。
石家出现一序列怪现象,
石长裀同治二年癸亥取得士,举秀才。受安徽学政朱兰恩宠,领同治甲子乡荐,推荐举人,考同治四年乙丑科,榜上无名,会晤安徽督学朱兰之子朱逌然,家务蝟集,措理裕如。下帏讲诵,攻苦弗辍。办理合邑,诸善举能。兴利除害,申明法度振纲纪,年未中寿而卒,候补內阁中书。他念书做官只是梦想,他没有当官,所谓的朝珠,只是迁葬时候,他的三弟长祐给他的一个道具陪葬品。
长祜从十六岁参加考试未考上(因此患病了)改名石咸。
长祐改名,使用一个咸丰十年就死去的长佑名,就显得微妙了。恰恰就是这样,一年后,于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考取了三甲172名赐同进士出身。
秉崑改名秉甲。乃涵更名室丹,乃濡更名长涧。石家改立名字的人,数不胜数。
据碑文记载,
突然死亡的曾孙,乃涛、乃溶、乃澜、乃浩、乃漳、乃汉、乃源俱卒。
突然死亡的玄孙,玄符、祖世、祖诰、东环、权燕、云华俱卒。
在这个甲午海战失败后的三个月安排迁葬,除了改名字,就是石铭功脚下,七个曾孙,六个玄孙突然死掉十三个之多。
如此这般刻在碑文上。是不是太相信迷信了呢?
不是,摊上大事了。
什么大事?这是家族的秘密。
那一个工部左侍郎被慈禧太后逮捕杀害之后,
这一个工部左侍郎名字模糊  看不清。长祐长信秉甲秉壬等,把碑铭深埋了,不能让外人知晓。
——
那个工部左侍郎的名字,似乎人为处理过图片上模糊不清了。
额外添加的秉甲譔,男秉甲。说明了秉甲没有惹上事。
要不然,石长信官位最大,文化最好,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考取了三甲121名赐同进士出身。为什么石之琮的碑文不刻石长信,而刻秉甲譔呢?
其一,与正文格格不入,若另加刻名长信,并列在工部左侍某某一起,显得行文格式错误,反而与学位身份不符。仕途堪忧
其二,加刻名石长祐也不行,并列工部左侍郎一起,若那就是被慈禧太后杀害的许景澄,石长祐会受到政治牵连,候补知州想都不要想,临江州新喻县令也不肖当了。
果不其然,未不三载,石长祐重病缠身,这才有次子秉壬省父。
秉壬省父途中路过南昌,客死官方旅社,享年年三十一岁,
壬弟秉烜,癸卯乡闱,一届科举遂停,因就职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10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广均的大女婿帅远燡怎么死的】
1854年,曾国藩奉命离开湖北,对太平军西征部队进行围追堵截。我的个天哪!太平军西征,是调虎离山之计,分散清军江南大营对南京围困的压力,而清军有所不知。
曾国藩攻占武汉后,水陆东下,来势汹汹,接连攻克了半壁山、田家镇等地,兵锋直逼重镇九江。九江城下,集中1.5万兵力,企图一举攻取九江城。
太平军西征。
检点林启容据守九江,
冬官正丞相罗大纲守梅家洲,
翼王石达开则由安庆进驻湖口镇,坐镇指挥,并在鄱阳湖口江面设置木排数座,与两岸守军相依护,防守甚为严密。
守卫九江的林启容。 “筑城如带,掘壕如川,坚深无匹”
见此,曾国藩决定,利用湘军的水师优势全力攻取湖口,断绝太平军的外援。
湖口扼江控湖,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曾国藩如果能将湖口拿下,鄱阳湖里的太平军水师将无法通过水路进入长江,抵达九江,九江便会成为一座孤城,
太平军已经来了两名大将,一是赫赫有名的石达开,一是才干不下于石达开的罗大纲。湘军最大的优势是水师,要击败湘军,就必须攻破水师。湘军水师有两种船舶,大船和小船。大船和小船配合作战,互相掩护,将湘军水师的大船和小船分离开,那么就能分别击败。
1月18日晚,太平军水师出动100多只小船,“堆积柴草,实以硝药对湘军水师实施火攻。太平军水师隔三差五就对湘军水师进行火攻,一再袭扰。
1月29日,湘军水师营官萧捷三带着120余只轻便战船,载兵2000余人,冲入鄱阳湖内。太平军立即把握机会,将湖口卡住,修筑工事,安装大炮,把湘军120余只轻便小船关在鄱阳湖里,出来不了。实现了把湘军大小船分开的目的,
当晚,石达开派几十艘小船,对湘军水师大营进行冲击,放火。大船那个笨啊,湘军水师40余艘大船被焚毁,一时火光冲天,曾国藩跳下坐船,才侥幸逃脱。在曾国藩坐船上大量重要文件和书信日记,都成了太平军的战利品。
前文我讲到嘉庆元年状元赵文楷,今再讲探花帅承瀛的孙子,也就是前文讲到石广均的大女婿黄梅县段窑人帅远燡yì,这个人的故事,才知道为什么石广均支持曾国藩,曾国藩为什么神明雀跃接回石广均回宿松。
帅远燡道光十七年拔贡,他爷爷道光二十一年死,道光喜爱老臣,特赐帅远燡举人,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进士,与丁未科李鸿章、郭嵩焘、陈鼐并列为丁未四君子“李郭陈帅”。改庶吉士,翰林院编修。洪秀全拿下黄梅太平军占领黄梅期间,挖了黄梅县探花帅承瀛的墓,盗走了陪葬品。随后太平军进入宿松,石广均携款去了大女婿家,帅运燡因为石广均女婿,有全付嫁妆,帅运燡有钱纳贡,获得道员身份,管理捐输事宜。1857年,咸丰七年。总兵李定被太平军石达开部困于东乡,帅远燡招募兵勇前往救援,遂与太平军石达开部在东乡血战阵亡,年仅四十一岁。帅远燡死后,他的灵柩经段窑上岸,经陆路,渡过龙感湖,送回黄梅家乡安葬。朝廷授予骑都尉世职,建专祠祭祀,谥文毅。
下接太平军西征谋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10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少司馬曾涤生先生書】 帅远燡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1847)石家大老爷全副嫁妆,吹吹打打,将大女儿嫁给帅远燡(新科状元张之万榜的进士)。嫁妆包括百亩良田划拨给黄梅县人帅远燡。宿松版图,自此,最少是缩小了。
帅远燡把这一百亩良田卖了,用以招募千余人去九江东乡为总兵李定解围。农历十月八日(1857年11月19日),在江西东乡与太平军石达开部血战阵亡。长兄远焘之子帅畴亦同时遇难。
铁娘子吴仪的舅舅喻血轮,黄梅县人,1949年赴tai,著书《绮情楼杂记》“国藩怜其志,姑拨兵一营,令其于抚州御寇,乃出一马,即殁于阵”。
《上少司馬曾涤生先生書》(上)  帅远燡
不奉誨言,今經六載。斗山再觐,一慰夢思。惟忽忽叩别若婴孩。甫获提携,忽又掷去。
依恋何如耶?半壁东南,久惟公是倚,茲届元戎,啓行之時。
上旨自當敦迫,所冀節钺東莅固,軍心寒,贼膽纾。宵旰gan而拯疮痍。
明公忧国之深,当无恃小子喋喋。
昨承论掣肘之处,此固古今同病,治乱相与循环。
天既不能不生致乱之群小,故亦不能不预生已乱之大人。
天虽生已乱之大人,仍不能禁不欲已乱之群小。
弗亂大人之所爲,百計挠之,众口非之。阳用之,阴挤之。几至刺心,无以自明。及旋转功成,天下后世,乃惊仰其遇之艰,才之奇烈之伟,以窥其矢志之坚,与用心之苦,为不可企及。若吾君无相,举国以从,为所欲为,略无牵忌。则凡端人正士尽心国事者,悉可与有为矣。奚事引领,延望大人之为之哉。
承论出,必求有济无济不如不出。
某 则谓大臣谋国,不能必其事之济与否。且先行其心之安与否。故,有时明知其无济,如此鞠躬尽瘁之,忱死生以之,宁受指责于事中,决不忍置理乱于局外。设,也乞终制之疏一久,圣主即脩允所请从此东南大局遂付闿茸之手。麾下诸将之敢战者,决不甘为之用,数年来,募练之兵勇,甚至散为盗贼,封疆益败,怀不可收拾。我公既卷节东山,筑室墓旁,回思先公生前忧国之心,教忠之训,内何以继先志,外何以释主忧乎?承论必不得已而出,必俞久而后启行。
某 以为,此乃始事之所为。我公授命于哀戚之中,素服登台,慷慨只身于兹,数岁中道而忽发此言。忍将议其不克料于事先矣。况听从与否,全杖忠爱血忱感天听。又不徙在乎以出处争之也。
未完待续
下接《上少司馬曾涤生先生書》(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10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少司馬曾涤生先生書》(下)  帅远燡
设朝廷知倚畀,公则当以是请。即以是应万一。
圣意谓公有所挟而出此,既不假公柄,复不令公归。明公之刚正,岂能蹔居人下乎?
鄙意且具疏报启动复之期中,略叙军威虽渐振军储。实无所出不变计。万难久支。既与前疏,不相矛盾。抵营后,再将时事之艰危。闾阎之疾苦,郡县之肥巳罔民,驱民从贼,将士之怯于杀贼,勇于戕民,大吏之牵制,客寄之无权,太息痛哭直陈于圣主之前。若不急求变通,便宜行事,惟束手坐视其败坏,安危祸福之机,实在此举,许臣所请,天下事尚可为。否则,臣惟有捐此身,以报朝廷大节荣名。
为臣自计则得矣!于国事,何我?
皇上仁圣,聪明。省阅此疏,而不从公所请。
某 决其万无是理也,时事方殷,舍公其谁?忧天悯人。又其夙抱。
某 识闇陋,何足测山海之崇深?惟自分不才,适投明公,嗜痂之癖,误膺国士之知。十数年所矜怜拂拭而策厮之者,靡所不至若徙,懼妄言之罪,公则杞人之忧,私则知己之感。,并耿耿于忠矣。窃谓当今之世难得者才,,而才又难其遇。
某  自束发读书聆父祖之训,便知慕古人,及至京师,得侍左右与有道诸君子,遊益,知羞:温饱,懼同朽木。孰意目睹时艰,一发狂言。遂见恶于当路,阴沮之使,莫能容。至于琐尾流离,家破子死,举室羁异乡,不克存活,,人生遭际如斯,其亦可以巳矣。然,每念氏受国恩,生民涂炭。区区之心不能恝然。至自甘淤辱,舍我清班,复以羇旅之身,不远二千里投依宇下冀。稍有陈建,以效涓埃或有裨斯世。乃明公以际遇之难,且欲卷而怀之,如某者,更当何如耶?明公今日所处之位,任之专权之一,虽不逮古人,然,据要津者,半泥塑。弗能阻监军,既无宦寺纪功,复无萧衣此。则今之胜于古也。海内之望殷矣。以我公报国之诚,忧民之切,苍苍者谅必使公得行其志也。敬问起居。伏惟亮詧chá。
——
以上是石广均的大女婿帅远燡,道光二十七年向曾国藩上书。
石广均的大女婿帅远燡,帅远燡的祖父是赵文楷状元的同科探花,
赵文楷之女惠贞,许配给帅承瀛次子帅宗楗,
帅远燡的大姐嫁给了赵文楷的孙子赵复泰。
赵文楷的孙女嫁给李鸿章(丁未科二甲进士第36名)。
丁未四君子都支持曾国藩,江南文人,石广均极其同科进士,都支持曾国藩,那事发生在在1857年,咸丰七年。曾国藩送帅远燡尸骨回黄梅的时候。自此石广均与曾国藩有过书信互相帮助。
太平军西征谋略,等得空再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发帖自律承诺|文明上网自律公约|门面版|手机版|小黑屋|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 皖ICP备15019045号-1 )

GMT+8, 2025-8-11 15:03 , Processed in 0.02907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