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11|回复: 9

宿松拆违拆出“红房” 建议政府保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15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20116yoed8gfizylnyfiz.png.thumb.jpg
      为促进省级文明城市的创建,宿松县委政府启动违规建筑拆除行动。 8月16日,宿松城管正式启动黎河南街棚亭拆除的工作。此举,得到了商家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引起了过往群众的关注并称赞。
13.png
      随着违规建筑拆除的推进,9月14日位于黎河路老厅街附近的一栋“宝物”重见天日。那就是原水利电力局的办公大楼。
      经查资料,1974年,宿松县设立水利电力局,该局成立后即在此办公。据了解情况的人称:该楼原是六十年代县委的办公大楼。该楼风格独特,保存完好,除局部墙面有些脱落外,整体结构十分完美,有着一定的时代印记。该楼也是建国后宿松唯一有幸留下来的时代产物。
      9月15日下午,在拆迁现场的杂物清除后,这栋老楼露出了真容。该楼虽然有些陈旧,但那些木制的门窗、木制地板、木制屋梁,均保存完好,久经风雨后仍让人感其古朴风格。
14.png
     宿松县城目前保存完整的老房虽然还有几处,但大多是徽派的木质结构房屋,且这些房屋的所有权归个人所有,政府部门不便管理,但这栋经历和见证改革开放40年沧桑的时代“宝物”是政府资产,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和意义,政府应当重视并予以修缮、保存,为宿松儿女留下一点历史的记忆。
      拆迁现场,“宝物”刚露出原来面目时,即引来不少路人围观,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纷纷跑到现场一睹为快,不少老人就站在房前不停的描叙当年,回忆往事,一点一滴的剥开宿松几十年的历史和文化。
11.png
      宿松是一个古县城,但遗留下来的历史痕迹却是少见,古时的败落,现时的被不停的拆除更新,没有留下一个标志时代痕迹的产物,的确有些遗憾和亏心。
      一个没有历史文化的城市是可悲的。当年,英国的考文垂全城曾被德国纳粹空袭夷为平地,著名的考文垂大教堂只剩一座钟塔和几片残墙,但英国人保留了遗址,将钟塔和残墙纳入新教堂结构图,此举不仅被载入旅游目录,也被载入建筑史册。
12.png
      文化底蕴丰厚的宿松老屋,随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已经被逐渐拆除,如不进行保护,这种标志时代印记的建筑将消失在这一代人手中。
      拆一栋老房简单,再建一栋类似的房子,估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建议宿松县委政府能关注此事,重视此事,对该房保持原有风貌进行修缮,为宿松子孙留下一点今天是文化,明天是历史的东西。

发表于 2019-9-15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房子是老县委会的,有六十多年历史,是我县解放初期最好的建筑物。有时代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5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楼下沿街是个花园。有铁艺围栏,里面种的一点红,还在楼里打过弹弓仗,里面木楼梯,记忆深刻。要是能保留下来就好了。现在应该是城里唯一一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6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6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县政府那么多的五六七年代的建筑,实小街若大的一条整街明清民时代的房子,青石板路。老人武部的营房,老印刷厂、老二轻局,老宿中的苏式构建…都是大面积毁灭性的不留痕迹的拆了,这个年代还晚了许多且面积太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6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留下是宿松文化传承,拆除是败家子。老县城留下点什么了呢?!熊家祠堂、老照像馆的门楼也就是那么不声不响没有了、、、不是怀旧而是对家乡的情与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6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老的松滋大地被践踏得太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6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138.JPG


IMG_2139.JPG


IMG_2140.JPG

看看人家桐城,是怎样对待这些老房子的。思路决定出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6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6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历史遗迹,其显然应当具有值得纪念或有教育意义的价值;而就该“遗迹”看,我看不出其有如此特点的地方;而就该“遗迹”曾经是县政府的所在地而言,可以说,每个县是不是都该有保留一处“遗迹”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记得有关部门曾拟在该处建设菜市场;而今有人力保该处“红房子”,其中的奥秘,是不是于此有关呢?说实话吧!先生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发帖自律承诺|文明上网自律公约|门面版|手机版|小黑屋|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 皖ICP备15019045号-1 )

GMT+8, 2024-4-26 21:26 , Processed in 0.02239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