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安庆市信用惠民便企优秀应用场景案例评选活动中,宿松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信用+红黄榜’ 社会共治放心餐饮”创新案例,凭借其显著创新性、实效性和广泛社会参与度,从众多参评案例中脱颖而出,勇夺县(市、区)组第一名。标志着宿松县运用信用手段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标杆性成果。 一、创新机制,构建信用监管新格局 为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宿松县市场监管局创新推出“信用+红黄榜”机制,建立了一套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的运行体系。 制度先行。制定试行管理办法,明确“红榜”激励(政策倾斜等)与“黄榜”惩戒措施,树立鲜明信用导向。网格覆盖。将全县划分为山区、湖区、城区、洲区四个区域,组建骨干专班,实现精准化、全覆盖评选。科学建模。建立动态台账,制定涵盖资质公示、原料控制、加工流程等10大项21小项的量化评分细则,聚焦重点餐饮单位。阳光操作。推行“双随机”抽查,实行“一户一档”规范建档,确保过程公平、结果客观。动态管控。榜单实行动态调整,“红榜”不符条件即时剔除公示,“黄榜”整改验收合格后移出名单。社会共治。加大公示力度,设立7日内异议申诉渠道,鼓励市民监督反馈,形成“曝光-整改-提升”闭环。 二、成效显著,激发行业自治新动能 “信用+红黄榜”机制实施以来,成效斐然,有力推动了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 促进行业规范。已全面摸排全县2380家餐饮单位,评比核查240余户,公示五期“红黄榜”;开展专题培训5场,指导26家单位升级改造,行业规范与诚信意识显著增强。提升治理效能。2024年以来,围绕信息公示和环境卫生双重点,开展联合检查、重点督查2750家次,立案查处37起,信息公示率超93%,有效解决“脏乱差”问题。形成共治氛围。动态管理机制保障榜单公信力;鼓励市民“用脚投票”,成功处置消费投诉4起,群众满意率达100%,构建起“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良性共治格局,推动治理模式由“被动监管”向“主动自治”深刻转型。 三、深化拓展,打造长效治理新模式 宿松县市场监管局将以此次获奖为动力,持续深化拓展“红黄榜”机制应用。 制度再完善。优化管理制度设计,提升实用性和操作性。管理再规范。强化榜单单位动态监管,精准判定准入退出。激励再加码。制定更有力措施,激发“红榜”单位积极性,树立标杆。惩戒再强化。联合多部门深化跨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倒逼“黄榜”整改。共治再深化。扩大社会热点和重点单位评选占比,拓宽参与渠道,汇集民意。标准再提升。结合“双提升”行动,优化评定标准,以点带面提升全县餐饮质量安全水平。该局将坚定不移用好信用“金钥匙”,构建“红榜示范引领、黄榜督促整改”长效机制,全力为全县人民营造更加安全、透明、放心的餐饮消费环境,持续擦亮“信用宿松”金字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