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人》三章
石普水 一、《硕人》之美 中国古代的美女,最著名的有四位,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古人形容她们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并且流传下来“西施浣纱”、“昭君出塞”、“貂蝉拜月”、“贵妃醉酒”等四个民间故事。其实,我国还有一个美人比她们出现的时间早,比她们相貌美,比她们名气大,这就是《诗经》中的那位鼎鼎大名的《硕人》。 硕就是美,硕人就是美人。 《硕人》是写美人最杰出的代表作“,人称“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清.姚际恒《诗经通论》)。 《硕人》诗中先有两处总写硕人的身材美:“硕人其颀”——身材修长;“硕人敖敖”——身材苗条。身材高大而苗条,是那个时代女子美的标志。 诗第二章用铺叙的手法,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细致刻画了女子的美丽。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颌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她的手如白茅初生的嫩芽白而柔软,她的皮肤白晰如凝脂,她的颈脖如天牛幼虫身体又长又白,她的牙齿如瓠子匀称洁白,她的前额如蝉的触角丰满方正,她的眉毛又细又黑又长。最传神的是诗的后两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嫣然一笑脸颊顿现小酒窝而显露百媚千娇,美目一转像波光流动而摄人心魄。如果说诗的前五句以工笔摹写美人之形,那么后两句则是“点睛”之笔传美人之神,把个绝世美人活活请出来在诗的字里行间晃荡,千载而下,犹如亲见其美貌。后人对这两句给予了极高评价。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称“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语。” 诗的三、四两章还写了庄姜出嫁时婚礼的隆重场面,突出她结婚时礼节之周,车仗之隆,送嫁队伍之盛。迎亲队伍中有四匹雄健的白马,并且白马嚼上还系着鲜艳的红绸。美人来到卫国时全体文武百官都停止工作出来迎接。河水为她欢歌,鱼儿为她欢跳,举国上下都热烈欢迎美人的到来。诗坯进一步写齐国陪嫁的姑娘都身材高大,随从的男儿都相貌堂堂。这用的是烘云托月的手法。 《硕人》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早刻画女性容貌美、仪态美的优秀篇章,开启了后世喻写美人的先河。汉乐府《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曹植的《洛神赋》都可以看到《硕人》的芳姿,甚至白居易《长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名句也能隐隐发现《硕人》的倩影。 《硕人》,美人的千古绝唱!
二、《硕人》之诗
这位杰出的美人还是才华横溢的女诗人。宋朝大学者朱熹考证《诗经》中有她的五首诗,都收录在《邶风》里。邶,古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汤阴县。 这五首诗分别是《绿衣》、《燕燕》、《日月》、《终风》和《柏舟》。 第一篇《绿衣》。《毛诗序》是当今最权威的《诗经》评论著作。《毛诗序》说:“《绿衣》,卫庄姜伤己。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诗也。”朱熹在《诗集传》也说:“庄公惑于嬖妾,夫人庄姜贤而失位,故作此诗,言绿衣黄里,以比贱姜尊显,正嫡幽微,使我忧之不能自己也。”诗里说“心之忧矣,曷维其巳。”——心里的忧伤啊,什么时候能停止呢?“心之忧矣,曷维其亡。”愤怒出诗人!正是因为这些现实使她满腔愤怒和哀怨不能止息才激发出源源不断的诗情。 第二篇《燕燕》。《毛诗序》说是创作于庄公的儿子恒公完去世(被州吁杀)后,庄姜送庄公的遗孀恒公的母亲回娘家时所作。“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涕泪如雨。”儿子被杀了,庄公遗孀们被冷冷清清遣送回娘家,这与当初风光无限地出嫁是天上与地下的两重境界!兔死狐悲,物伤其类。触景生情,昔日美丽的庄姜如今只是的迟暮美人,风光不再,地位也今非昔比。送别的人再也望不见了,她还不愿意回来,而是“伫立以泣”“实劳我心”。这首诗被后人称颂为“万古送别之祖”! 第三首《日月》。《毛诗序》朱熹都认为是此诗描写的是庄姜指责庄公的遗弃。朱熹《诗集传》说:“见弃如此,而犹有望之意焉,此诗之所为厚也。”诗里“不我顾”“不我报”就是直指庄公忘恩负义冷酷无情。甚至呼天喊地哭爹喊娘,昔日身份如此高贵的贵族遭此悲惨下场怎不让她万箭穿心? 第四篇《终风》。《毛诗序》说这首诗是“卫庄姜伤己”,朱熹则说:“庄公之为人狂荡暴疾,庄姜盖不忍斥言之,故但以终风且暴为比。”诗以刮风、下雨、打雷来比喻男子的喜怒无常,粗暴傲慢的性格给一个天真纯洁的女子带来烦恼和悲哀,以致于夜不能眠,从而突出女子的多情多义和男子的粗暴无情。 第五篇《柏舟》是一首情文并茂的好诗,一首女子自伤遭遇又无处诉说的怨诗。全诗“隐忧”——“耿耿不寐,如有隐忧”为诗眼,倾诉个人受群小污陷而“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而主上不明,无法施展抱负的忧愤。对于这首诗的作者是不是庄姜历来说法不一,但是朱熹坚持认为是庄姜所作。
三、《硕人》之事 硕人名叫卫庄姜,(也有人说她叫姜若兮),其中“姜”是她的父姓,齐国是姜子牙的后人。“庄”是夫姓。而“卫”则是国姓,她是卫国的第一夫人。 庄姜出身高贵。齐庄公是她的父亲,卫庄公是她的丈夫,齐太子得臣是她同母兄长,邢侯是她的姨夫,谭公是她的姐夫。她的亲属们个个都是当时地位显赫的权贵。 历史上确有庄姜其人。对于她的身世,《史记.卫康叔世家列传》中有记载:“庄公五年,取齐女为夫人,好而无子。又取陈女为夫人,生子,蚤死。陈女女弟亦幸於庄公,而生子完。完母死,庄公令夫人齐女子之,立为太子。” 最早记载庄姜的是《左传》,里面有最完整的详细叙述。《左传》说,卫庄公娶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日厉,生孝伯,早死。其娣戴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壁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庄姜虽美,但不能生育,所以卫庄公渐渐对她由宠爱转到冷淡。又先后娶了两位夫人,生了太子完,庄姜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这就是后来的齐恒公。之前庄公与宫女还生了一个儿子叫州吁,这位宫女非常善于取悦庄公,通过枕边风,让庄公宠爱州吁,任州吁肆意妄为,甚至把兵权交给州吁。我们石氏始祖碏是庄公的从叔(一说是从曾祖父),对此进行劝谏:“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顺也。”弗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我们石氏六顺堂即源于此。)但是庄公不听。后来州吁杀桓公自立。庄姜的处境更加艰难。这五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写的。 2023.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