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65|回复: 6

“三天一顿打,孩子上北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0 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个孩子三个上了北大,最小的这个如今就读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她的目标是中央音乐学院。声称“三天一顿打,孩子上北大”的家长萧百佑,被媒体誉为“中国狼爸”。他与此前报道的“美国虎妈”,相映成趣。虎妈狼爸,难道可以担当起亿万家长的示范楷模吗?
       “中国狼爸”之所以成为焦点,迎合了当前家庭教育普遍陷入困境的焦灼。在应试教育主导的当下,家长们把孩子是否能拿高分当作终极目标,其他一切统统等而下之。君不见,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考入名校,大大小小的孩子被生拉活拽地往形形色色的补习班特长班里塞。为了让孩子在同龄人中分数拔得头筹,家长们无所不用其极。有文化基础的,耳提面命赤膊上阵;不具备条件的,不惜血本聘请高人。倘若孩子分数上去了,父母才得以长舒一口气。
      考上名校,似乎就是得道升天了。名校出来能不能适应社会,那就是另一回事了。箫百佑引以自豪的资本,是把三个孩子送进了北大,媒体也不约而同地聚焦于北大生的光环。上北大就算是教育的成功吗?殊不知,过多地把目光集中在个别名校身上,挥师千军万马去挤窄窄的独木桥,这本身就是教育的扭曲和偏差。
       箫百佑对自己的教育之道侃侃而谈,他的几个孩子出于种种原因三缄其口。我不知道靠“虎狼之道”培育下的孩子,心头是否留下暴力的影子;我也不知道,打骂中成长起来的心灵,会不会变得懦弱抑或走向其他极端……纵使我的所有担心都是多余,虎妈狼爸的成功,也只能是个案特例,而不应该盲目效仿。
      不过,箫百佑还算是个聪明人,他没有把话说死。箫百佑补充道,父母打孩子没有问题,关键得讲方法。打,还要打得科学。对于箫百佑的一大套理论,我不想过多指摘,毕竟人家的孩子彬彬有礼,而且拿高分上名校,这不正是每一个家长最大的期望吗?然而,不知其他家长想过没有,每一个孩子的情况是不尽相同的,千篇一律的教育措施只会适得其反。另外,每个家庭的情况也不同,家长的素质禀赋各异,狼爸是那么好学的吗?
      箫百佑最初从政,转而经商,几经浮沉后,在生意场站稳了脚跟。优裕的经济条件,让他不必在乎国内的计划生育政策,先后有了几个生于香港和美国的孩子。凭着家庭的经济实力,强行培育应试能力,加上孩子的乖巧聪颖,把孩子送进北大并不算什么稀奇。试问,国内多少家庭能像箫百佑这样,出入香港美国如进出自己家门?
      箫百佑的所谓教子真经,不过是“棍棒下面出人才”传统做法的翻版;箫百佑的成功经验,也只可作为当前应试教育背景下催生的一个怪胎。实在要找出“中国狼爸”对于我们的意义,那就是在倡导爱心教育的同时,必要的惩戒不可或缺。但是,这种惩戒,绝不是什么“三天一顿打”,而应该是爱心的另一种体现。至于具体方式,才是需要我们好好探究思考的重中之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SS币 +20 贡献 +20 魅力 +20 收起 理由
子范 + 10 + 20 + 20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2-20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家的孩子真可怜!;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0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买进去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0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了北大又能怎么样?没有后台等于零。北大的学生卖猪肉,北大的学生开出租车多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0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_2892312562906374710_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0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要孩子能活的健康快乐 其他的听天由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发帖自律承诺|文明上网自律公约|门面版|手机版|小黑屋|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 皖ICP备15019045号-1 )

GMT+8, 2024-6-17 02:01 , Processed in 0.02394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