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79|回复: 8

养儿与养儿防老系列故事之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9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养儿与养儿防老系列故事
(四)受伤的老人
   “我……我将怎么办怎么办哝?难得好难得好啊!……要是到县医院看也许好些……”这是一位八十一岁老人的倾诉。2011年4月摔伤胯骨后,因没妥善治疗,至今仍卧床难起,饮食起居靠年过花甲的弟弟伺候着。言语中,眼神里充满了无奈和悲伤……貌似可怜的这位老人,他并非是膝下无后,只是子女太不孝顺,才使老人晚年生活过得这般凄凉!
张屋是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村庄,村里至今还基本保持着上世纪80年代的风貌,这里大部分人都是姓张,老人就住在这里。老人是一名老党员,在上世纪70年代还曾任该村支部书记多年(那时叫生产大队),在当时也算是威风八面,是当地的一风云人物。至今在十里八村若要提及老人的名号,只要是上了年纪的人还无人不知。
老人育有一儿两女,早年都已娶妻婚嫁。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老人和老伴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单独在一边生活,没有和儿子同锅吃饭。一些日常开销,人情世故都是靠老人变卖些竹木来维持。儿子从来就是不闻不问,女儿也就逢年过节孝敬一下,平时也不曾顾及。2010年老伴患病,同年去世,两个女儿负担不少。所以这次老人摔伤,两个女儿就只是不时过来看望一下,没再承担给诊治。两个女儿说,他们的责任是管娘,不管父亲,意思就是父亲的事应该由哥哥承担。
老人的儿子是一位50后,在本村的小学教书,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经从教几十载,也是远近闻名的先生。对于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这些这些做人最基本的道理,谁都明白。可这位张先生,虽天天拿着教鞭教人子弟,但自己却到已近花甲之年还没弄明白该怎样为人子,怎样尽孝道!老父母单独生活几十年,他从来没有关心过问过不说,话说有一年,与母亲为了一点小事弄得没如他意,他竟是好多年禁口,未喊过他老娘一句。后来连他七八岁的儿子都看不过去,问他为什么不叫奶奶,才让他再开口叫娘。2011年4月,老父亲的胯骨摔伤,还是在众人的舆论下,才将老人抬到广福一家民间骨科医生那儿看了一下,就将老人带回家休养。除了一日三餐给送些吃的,就没有再继续治疗。如果有人去看望老人后,跟他说要带老人到大医院去看,他马上就怒诉父亲闲话太多,并会连续几餐不送饭。老人六十多岁的弟弟就给他做吃的,平时也是其弟弟给伺候着。如果碰到弟弟不在家,老人就只能吃来看望他的人带来的些糕点充饥。
父母生病很多人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而耽误治疗。而这张先生绝非是这样,张先生家境殷实,自己教书,儿子在乡政府上班,都不抽烟喝酒更不赌钱。老婆养猪一年要送好几头上肉凳。这样的经济收入在农村是不多见的,绝对算是富人。2011年在公路边兴建三间三层楼房,从造到装修一气呵成,没有借一分钱外债不说,还有余钱借给他堂叔,私下里悄悄的借几万元给堂叔造房子。而父亲摔伤胯骨,他却对外说出千般理由,万般原因没钱给老人看病!
张先生对父母不尽孝道,对亲人更是如此,自己的亲姑姑去世,他都不曾去磕一个头,烧一举香。原因是其姑姑生前得罪了他。话说有一年正月,他去其姑姑镇上办事,碰巧被姑姑碰到。姑姑看到自己甥儿到了家门口一定要他去家里吃饭。虽然心里一百个不乐意去,但碍于面子还是去了。因为姑姑家非常贫穷不说,还是住在一山边上,需要走山路。虽然两家相隔不足十华里,他十年都懒得去一回。看到自己的甥儿难得来一回,一到家就去张罗,要拿出家里的最好的食物来做给甥儿吃。而张先生并不为姑姑的热情所动,而是催姑姑快点烧点东西给他吃过马上就要回去。正月的天黑得早,张先生在估算着,不能在姑姑家过夜;他看姑姑家房子太小了,太拥挤了。看甥儿催得急,姑姑也是老实人,也来不及细想,就将拿出来的肉啊鱼啊放到了一边,捡最快的就只炒了个蛋炒饭。姑姑以为顺了甥儿的意,可甥儿却不高兴了,嫌姑姑太简单了……从此张先生就再没踏进过姑姑家的大门,直到姑姑出世亦是如此!
人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其实此话非也!张先生对父母长辈该算是忤逆不孝,而他儿子小邦却与他大不相同,这孩子自小就知道心疼爷爷奶奶。从七八岁开始懂事起,看到爸爸妈妈对爷爷奶奶有过分之处,总会站出来批评父母。如今长大成人,更是知道爱长辈尽孝道。虽在乡政府工作,工作繁忙,每个礼拜就回家一两次,但每次回来都要去爷爷奶奶家坐坐,陪爷爷奶奶唠唠嗑。自奶奶走后,爷爷摔伤胯骨,就来得更勤些,他知道爷爷寂寞,爷爷痛苦。每次总会陪爷爷聊聊天,想方设法找话题安慰老人。夏天的时候,还帮着给爷爷洗澡擦身……老人为此甚感欣慰!!!
发表于 2013-1-29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过一篇“生两个好”的文章,不管生男生女,生两个孩子好,这是不假,但现在的社会不允许我们这么做啊,生了两个小孩,负担得起么?国家啊国家,教我们该如何是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9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人怎么能为人父?为人师??简直就是误人子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洋洋妞 发表于 2013-1-29 17:01
刚看过一篇“生两个好”的文章,不管生男生女,生两个孩子好,这是不假,但现在的社会不允许我们这么做啊, ...

养仔不在多,而在教!文中的这位张先生其实还是其父母从小太过溺爱,让他不明事理,不懂孝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沉默是金 发表于 2013-1-29 20:09
这样的人怎么能为人父?为人师??简直就是误人子弟!!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文中的张先生有没有教坏学生,我不得而知,但儿子还是没被他教坏!这是可喜的。其实,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张先生忤逆不孝,不懂孝道,与他父母亲还是有必然关系的,如果他幼年不因为是独生儿子万般溺爱,我想张先生一定不会这般不明事理!
这个故事是实事。到陈汉乡齐畈村问问就知出自何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0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是这样的情况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华秋 发表于 2013-1-30 09:04
真的是这样的情况吗

信不信由你!我敢肯定是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0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孝顺的子女,不管是男是女,有一个就够。不孝顺的儿女再多也没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度枫红 发表于 2013-1-30 15:59
孝顺的子女,不管是男是女,有一个就够。不孝顺的儿女再多也没用。

贊同您的觀點!不孝順的子女多了只會讓自己生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发帖自律承诺|文明上网自律公约|门面版|手机版|小黑屋|宿松百姓爱心协会 ( 皖ICP备15019045号-1 )

GMT+8, 2024-6-2 03:31 , Processed in 0.04416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