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手老江 发表于 2025-5-2 22:00

一袋零食的联想

      今日,我们老两口在孩子的安排下,空腹去县中医院作体检;到体检结束时,已经是近10点钟了;这时,医院工作人员给我两每人一袋零食和一袋热奶;虽然不足以饱腹,但却可以缓解饥饿感,补充能量,精神好多了。
      众所周知,医院赚钱的方式就是那些名目繁多的检查项目;而今,我两居然花了两千多元的体检费;而此,可以说几乎所有医院无一例外;根据“从众”心理,所以人们不得不接受了这一现实,虽然心有不满;但是,县中医院这一人性化的考虑,倒是给人们丝丝温暖。
      据报,有夫妻二人带一个孩子去台湾旅游;其间,孩子患病去台湾当地的医院治疗;孩子住院七天,共花费人民币八百多元(大楷如此);对此,根据常识判断,如果是在国内医院,那是不可能的。
      如此就给人们一个疑问:
      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区别呢?我们的医疗管理机关、医院是不是应当反审一下呢?毕竟,“不作良相作良医”、“悬浮济世”,本就是“医者仁心”应当之为,而不是依据高科技检测手段、和对患者的优势地位巧立名目、堂而皇之地敛财;当然,这也是对党“为民服务”的试金石。
      可以说,检测的实际成本,可能不会超过检查费的百分之十(包括设备折旧费);而这些检测设备的成本都比较高,一般个体诊所买不起,而那些大医院则不是问题;这就是大医院的资本优势;并且,能够掌握这些高科技设备的知识、临床经验也非个体诊所之所及,则更加给大医院有恃无恐要钱作为依据;而此,其实是“物稀为贵”的商业逻辑在医疗行业中 的具体表现;所以说,我们的医疗其实是商业化了;而“全民医疗保险”,其实是在广义上给医疗商业化充当了保险;而这一保险的付费人,显然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和中央财政。
      对此,我们是不是也应当予以改革呢?

张学久 发表于 2025-5-3 08:26

先生未敢忘忧国,仅是酒后发牢骚。

炮手老江 发表于 2025-5-3 18:31

我们是不是应当学习有的国家实行的医疗非商业化的政策?因为,医疗一旦实行商业化,所谓的“医者仁心”必然荡然无存;所谓的“救死扶伤”,必然就会成为“救死看钱”,“无钱等死”;现实中难道不是如此吗?这难道不是又回到了人性的冷漠时代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袋零食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