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晨雨中 发表于 2021-6-28 07:39

真正优秀的人,正在远离四种“圈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人混迹什么样子的“圈子”,他本身也是什么样子的人。比方说,喜欢喝酒的人,总是有酒肉朋友;喜欢唱歌的人,常常出现在歌友会。
      真正优秀的人,往往很少混迹“圈子”,更喜欢“独来独往”。特别是以下四种“圈子”,优秀的人,几乎不会踏入。      第一种:不再如初真诚的“同学圈”      网络流行一些同学会的顺口溜:有钱的一桌,没钱的一桌;喝酒的一桌,不喝酒的一桌;离婚的一桌,未婚的一桌……这些顺口溜,不一定都对,但折射了同学圈的一些现状。      当我们走出校园,混迹社会,慢慢就沾染了社会的各种陋习。       同学会,互相攀比的人多了,溜须拍马的也不少,那些借着酒劲搂搂抱抱的也有一些,还有的人,和曾经的初恋联系上了,从此家都不管了。
      前几年,参加了一次小学同学聚会,大家多年不见,都很开心,互相问候近况如何。      但突然发现,有的混得好的人,都很自以为是,炫耀自己的时候,让很多还生活在农村的同学,都不说话了。还有的同学,一嘴的粗痞话,甚至有带着小三来的,场面很混乱。      因为活动是安排了两天时间,结果第二天,三十多个同学,只有十多个同学还继续下一轮活动了,都感觉很冷场了。      聚会之后,也建立了微信群,但只是几个同学天天在里面发广告,或者发一些无聊的图片和视频,互相问候很少。      去年冬天,有一个同学得了重病,本来想在同学群里,让大家捐款,结果那些穷的同学,都还是多少捐了些,而那些口口声声说自己有钱的同学,都没有吱声。      其实,真正玩得好的同学,就是那么几个,大部分的人,都已经慢慢疏远了,不再是“同桌的你”那么天真。      因此,优秀的人,慢慢退出了同学群,甚至很久都不联系谁,偶尔联系,你会发现,他在埋头苦干,创造事业,没有精力理会同学们在干什么。      第二种:没有真感情的“微信朋友圈”       微信很多人都有,大家都在朋友圈里晒生活,但多半是报喜不报忧。互相点赞,互相留言,感觉很热闹的样子,但多半的人,都没有真感情。      如果你发一条借钱的信息,就知道,那些天天点赞的人,都“不见踪影”了。      还有的人,借着“微信朋友圈”,赚钱,而不是交流感情。常常打开朋友圈,都找不到一个可以说真心话的人,信息也乱糟糟,真的不想看了。      优秀的人,慢慢退出“朋友圈”,自己的生活,自己创造,哪怕无依无靠,也不靠朋友圈。      自己的心情,自己最懂,别人不会真正理解。更何况,你天天看朋友圈,互相点赞,真的浪费时间。有了这样的时间,可以读书,学习技能,让自己真正成长起来。      其实,也有一些优秀的人,还保留了“朋友圈”,但他的微信好友不多,大部分是生活中的朋友,而不是“虚拟的人”。      第三种:虚伪的“吃吃喝喝圈”      很多朋友,喝酒吃肉的时候,都来了,大家不醉不归,好热闹。但是你落魄的时候,都不见了,打电话也不接了。      “人穷了,就知道自己没有朋友”。       多少人,吃吃喝喝在一起,其实是“趋炎附势”,是在演戏,就是信誓旦旦说要为你做什么,但酒后的话,都不算,后来谁都不记得谁了。      优秀的人,退出了“吃吃喝喝圈”,虚伪的热闹,真的不需要,也损伤身体,打破了生活的规律,还要迎合别人的脸色,不必要了。      再说了,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别人请吃请喝,也许要“麻烦”你,结果你答应了,麻烦就真的来了。      第四种:嫌贫爱富的“亲戚圈”       “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这句话,也从某个方面反映了某些亲戚的内心想法和实际做法。      有的亲戚,在你穷的时候,看不起你,如果你开口借钱,根本没门,想都别想,千方百计躲你。      这样的亲戚,虽然有血缘关系,但被社会现实渲染了,变得陌生起来。也许还在互相走动,但都是表面的敷衍。      特别是一些远房亲戚,平时都没有来往的意思,但你富裕的时候,沾亲带故找上门,名义上都算是亲戚,让你不得不接纳他们。      但以后,请你做聪明一点点,这种嫌贫爱富的亲戚,请尽快远离。免得把自己推到一个“进退两难”的地步。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圈子,都要退出去,总有一些有温度的“圈子”,会成为你人生路上的力量。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有意义的事上,把宝贵的真心用在值得的人身上!

张学久 发表于 2021-6-28 09:03

低调做人,静心思过。致力自我,完善人生!

炮手老江 发表于 2021-6-28 19:44

人生百态: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HJANX 发表于 2021-6-30 07:19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一个基本规则。人为地建立群,从幼儿班就开始有了。
融入群叫投缘,
不合群是发现了什么,于是先觉者,群字就用圈字,朋友群就成了朋友圈,一语道破了天机。
然而,朋友群绝不等于朋友圈,
今天是朋友,说不定某一天就出了叛徒,成了对头。敌我友满街都是,敌我友的改变,这是认识再认识改变了距离,产生了后果。
道家因此发话了——“物为心生”。
它是什么都没有,或是什么都有了。
有没有不在乎,心中的有与无才是真家伙。
又说 “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
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
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
它是以有归于没有犯了糊涂。
释家因此也发话了“色界,欲界,无色界”,
它认为人的认识进深分为三界,把认识层面归类,人也就因认识不同组群了。组群也枉然,就连地水火风实真实在的四大物件也是“四大皆空”。
其实,释家道家也太过了。
今人也太过了。
群也好圈也好,跳出去,只要跳出去,既没有原来的群,也就没有禁锢的圈,重新组群。重新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态度。
合适了就心安,
放下了就心静。若把人比拟为物,就像打谷场与机米作坊处理粮食,有一个庞大的筛子将这些米粒谷粒使劲地摇晃,刹那间,黄白分明,褒贬立地可取。

HJANX 发表于 2021-7-2 09:38

我迷茫,有你点拨,你豪迈气概无私付出,我得到教益,我感谢你,信你。学你那样,当发现你遇到惆怅不决时,也与你交流认识,作为回报。
我遇到为难,有你解难,我心生感激,感激你救拔,学你一样爱心奉献,倾我所有做个爱心以为光荣,虽然不是直接回报予你,而是把你给的爱心,我回报给社会了,也问心无愧。
我觉得这样的人际交往比论价买卖交易更得人心。
与此相反,蓄意通过交往机会,索取他人超市场价利益,或者挖一个坑,或者下一个套,让人吃亏上当而不敢声张,人感觉与你交往一次就生厌恶,这样的交往虽然过目不忘,我觉得应该提醒那些不知情的人尽量远离你,你再怎么高超招摇撞骗有效,却有限。此一提醒,是对好心人的爱心,转移给社会回报。
嚎一嗓子爱憎分明,
批驳笔墨毫不吝啬。
刚性耿直者都会这样。
群,可以自由出入,
圈,绝对远离。
一日发现圈的可怕,有人提出,可以跳出圈外,免得落入圈套。
所以我跟帖支持了《...》作者的观点。
今见另有一个先生,他又发话了,把我的跟帖支持,讥刺为“呓语”。
呓语不呓语。不必计较。
倒要看看这位先生的跟帖“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请问,这是支持《...》远离圈好呢还是反对远离圈了呢?
得先要知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说的是什么。
鲁国柳下镇有一个叫展禽的,他可是一个被遗落的贤才,一日天气寒冷,他收留一个遇难女子,留宿一肖,自不越轨,被世人尊敬为“柳下惠坐怀不乱”。而柳下惠,不必要申辩没有越轨之清白,已经自清。与之相反的,越轨的浊者,再怎么为自己不轨行为辩护,图谋不轨已铸成事实,自浊是洗刷不掉的。
还有一个人叫婆罗门的,他要哄骗人,证明他有预知先觉奇异功能,一日他抱着出生不久的儿子在人面前哭泣,人问,哭什么呀,婆罗门说这孩子七天将夭殇,所以怜悯恸哭啊。人们意料不到的是,婆罗门丧心病狂杀害了自己的儿子,瞒天过海招摇撞骗博取掌声,終遭天谴。
像这样的两折戏,便是属于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一目了然无须申辩。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这句本身没有问题,只是这位先生用的不是地方,它不适用于回答《真正优秀的人》正远离四种圈群的主题帖。这位“浊者自浊”先生,倒像是一个旁若无人似的,在自言自语说别的话。
若道路不平旁人踩,反唇相讥也有之,我觉得,真正的呓语加冕予这位“浊者自浊”先生,那才是恰到好处。
我不才,反唇相讥不是我的强项。
算了,呓语不呓语,请便吧!
我在论坛只想学点别人的文化,顺便用文化交流自己心得体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真正优秀的人,正在远离四种“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