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年人偷偷买手机,商家该不该拒绝?
“最便宜的手机多少钱?”“你是孩子,这部华为荣耀给你700元。”这是一位12岁的孩子走进宿松路华为“海陆连锁店”时,与店员询问手机的对话。
9月14日,朱女士在为孩子铺床时,无意中发现了孩子放在枕头下的手机,询问其手机的来由后,发现该手机是9月8日,孩子趁父母不在家,偷偷拿着积攒的压岁钱在宿松路华为“海陆连锁店”购买的。于是当晚就去与店员沟通,在要求退还手机时遭到了拒绝,理由是手机拆封了,只要上网就激活了,不管有没有插卡用都退不了。
9月15日,朱女士通过电话与该店负责人沟通,想以折旧价退回手机,因为此次孩子购买的手机实在是多余,派不上用场,严重的是孩子购买了手机后只是为了玩游戏,严重的影响了学习。几经交涉,退还手机仍然遭到拒绝。该负责人说,她们只要有人购买手机,都会卖,不管是不是未成年人,手机卖出去了就不能退。在沟通多次沟通无果的情形下,朱女士窝了一肚子气,孩子作为12岁的未成年人,就算自己监管不力,但作为商家却没有一点社会道德,竟然对未成年人出售,是不是该问问家长是否知情?9月16日上午,朱女士又来到手机店与店员理论,该店员报警,后在民警的长时间调解下,该店最终勉强同意以500元退回手机。
笔者认为,父母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力度,教育孩子合理处理自己的压岁钱,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同时作为商家,应该有一份社会道德,多一份社会责任,对于未成年人在没有大人的陪同下购买手机,理应该询问其情况,不能为了谋取利益而不顾一切。此案警示一下家长及商家们,也希望社会多一点正能量,为未年人健康成长出一分力。
黑心商家,只认钱,该罚!{:5_233:}{:5_233:}{:5_233:}{:5_23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