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忒宿松 发表于 2018-1-23 19:45

安全提醒:也许“滴”的一声,你滴钱没了


       出门拿着手机,  消费时只要扫一扫码,  就能轻松结账。  手机支付带来了便捷,  同时也可能存在弊端!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2739412674/0  男子偷来手机 用别人的支付宝购物  去年10月份,叶某从老家来到南昌,想着找份工作赚点钱回家过年。但是一段时间下来,工作没找到,身上的钱却用光了,不愿回家的他只能“蜗居”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大厅或走廊。  1月11日凌晨3时许,叶某在二附院住院部走廊挂号机旁,发现一部手机正在充电,四下张望后,他发现住院病人和陪护人员均在睡觉,叶某顿生邪念,蹑手蹑脚将手机拿走。  偷了手机后的叶某并没有慌张,反而出奇的淡定,就在医院找了个地方休息,开始玩起手机来。“当时他发现手机没有设密码,而且手机里有支付宝。”  紧接着叶某就有了个大胆的想法:用支付宝去超市购物。  12日早上6时许,叶某先是选择了便宜的面包,通过调出手机支付宝的付款二维码给收银员扫,叶某欣喜地发现,可以不输密码就用该支付宝账号购买商品,于是,叶某开始了疯狂的购物。  “他又买了两瓶酒,一件棉袄和一条牛仔裤。”民警告诉记者,尝到甜头后,叶某又购买了一包鱿鱼、一瓶白酒。然后找另一家商铺将3瓶酒贱卖换成现金,而衣物和鱿鱼也被他藏匿在二附院的绿化带中以备不时之需。  另一方面,手机失主陈女士发现手机被偷后,并没有立即报警,被偷5个小时后,陈女士通过女儿手机登录自己支付宝,发现被盗刷后才慌张报了警。  1月13日下午2时许,经过民警调取监控和蹲守,叶某在医院附近被抓获。  免密支付存在盗刷风险 应谨慎开通  不少用户可能会有疑问,不用密码就能支付购买商品?  记者测试后发现,还真能。  不仅仅是支付宝,微信支付也一样,大多数用户可能都开启了免密支付,通过出示付款码给收银员扫,就能完成付款,整个过程不需要输入任何密码。  民警提醒 :如果手机不慎遗失,相关账号没有及时挂失的话,资金被盗刷的可能性就非常高。  提醒用户:手机应设置锁屏密码,而且支付账号最好设置成需要密码支付。  除了免密支付 自动扣款功能也要当心!  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是:  免密支付还有另外一条通道!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2739412678/0  它其实是一个  为第三方平台服务的接口  初衷是  通过用户和第三方平台之间  签订的协议  进行免密自动扣款  使用户获得更流畅的支付体验  然而“流畅”的背后却埋藏着隐患。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2727074725/0  前不久,  有网友在知乎上投诉某视频APP不经用户同意  擅自划走他支付账户的钱。  据该网友投诉称,他下载该视频APP,按提示绑定了支付账号,免费试用了黄金视频会员7天服务。不曾想,免费试用期到期后,该APP居然每月定期从他支付账户扣15元会员费,且不需要密码验证。当网友发现后,想停止扣费也找不到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账户里的钱被扣走。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2413483018/0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2413483019/0  这种类似的APP一般会先推出  免费试用或“一元体验”项目  项目已自动勾选其他服务  如到期自动续费等  不点击取消则视为用户默认续费  当用户准备付款时  页面直接跳向免密自动扣款  这些细节,  稍不留意就容易被忽略。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2048545716/0  两种小操作保证你的财产安全  支付宝如何关闭免密支付?  进入支付宝,  依次点击我的、设置、支付设置、免密支付、付款码、声波免密支付,  关闭即可。  微信如何关闭免密支付?  进入微信,  依次点击我、钱包、支付中心(右上角)、支付安全、钱包锁,  开启即可。  依然不放心?还有两招更稳妥的!  第一招:让付款码“失效”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2199221656/0  【第二步】:点击“暂停使用”,你的付款码就会暂时失效,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2199221657/0  这样,无论谁再拿到你的手机,都必须要用密码或者指纹才能通过验证,这样你的“小金库”就能安全了。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2192546668/0  第二招:设置SIM卡PIN码  以下操作说明以iPhone为例  【第一步】打开设置,找到“电话”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2192546659/0  【第2步】拉到文末,点击SIM卡的PIN密码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2192546660/0  【第3步】点开后,把该密码打开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2192546661/0  这样,你在解开手机屏幕密码之后,还需要输入一个“PIN密码”,  注意:设置时务必先搞清楚原始密码,然后记牢新设置的密码,或者先向运营商咨询清楚,否则,不要随便操作!  也就是说,每次重启手机或重新更换SIM卡的时候,都会提醒你该SIM卡被锁定,只有输入PIN密码才能使用手机,  锁定之后的手机界面,是这样的!左上角:SIM卡已被锁定: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2182899686/0  该手机接不到短信也发不出短信,如果给该手机拨打电话,会听到“对不起,你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语音提示。小偷捡到你手机也没什么用~  最后!手机上的这些功能也得谨慎使用...!  1、及时关闭手机WIFI功能  WIFI虽然给上网提供了便利,但也为安全留下隐患。发现免费WIFI千万不要随便登录,这可能是黑客用来入侵你手机的工具。  江西一位先生使用没有设置密码就能直接登录的免费WIFI,并用手机输入自己网银卡号密码,结果发现账户被人转走了3.4万元!  2、慎开USB调试功能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2735901432/0  安卓手机开启USB调试会产生重大风险,手机一旦开启USB调试模式,就相当于给电脑上的软件开了个后门,你的锁屏密码、绑定账号等很容易被各种应用随意调用,一般不要开启。  IPhone手机中,有“常去地点”功能,可用地图显示记住经常去的位置。如有不法分子“惦记”上你,暴露了你的日常活动信息,也就相当于向不法分子敞开了大门。  IPhone用户可以依次点击“设置—隐私—定位服务—系统服务—常去地点”,关闭该选项即可。  而微信用户可通过依次点击“设置—通用—功能—附近的人”,选择“清除我的位置信息”“停用”即可。  4、尽量关闭应用的敏感权限,安装软件少点“允许”  安卓用户安装应用后查看应用开放的权限,读取通讯录、读取短信通话记录等敏感权限尽量关闭。  手机安装游戏等软件时,常被要求“使用你的位置”,如果你点击了“允许”,这些应用便可扫描并把手机信息上传到互联网云服务器,一旦资料泄露,别人就可能知道你的位置、家在哪里,细思极恐.....  5、微信朋友圈晒图片请慎重 !  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晒车票、护照、飞机票等,但这些票据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都含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借助特殊软件,便能轻易读取。  “陌生人叫出孩子名字搭讪”的新闻屡见不鲜,不法分子很可能是通过父母的朋友圈知道的。家长发布孩子照片、文字记录时,无意间会泄露孩子的相貌和姓名。  2、关闭手机的定位功能;在手机上取消微信获取地理位置的权限即可。


至诚致远 发表于 2018-1-24 20:05

{:5_233:}{:5_233:}{:5_23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全提醒:也许“滴”的一声,你滴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