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白崖居士 发表于 2017-7-30 21:21

存款变保单 7旬老人去农行存款被误导买保险

    2011年3月,他的父亲贺小东去中国农行宿松县凉亭支行办理了1.6万元6年期定期存款业务,2017年5月,贺小东想支取这笔到期的定期存款本息时,贺先生才发现是所谓的“存单”是保险6年期的分红险保单。    11年3月,他的父亲贺小东去中国农行宿松县凉亭支行办理了1.6万元6年期定期存款业务,2017年5月,贺小东想支取这笔到期的定期存款本息时,贺先生才发现是所谓的“存单”是保险6年期的分红险保单。      存单缘何变保单?  据贺小东回忆,2011年,他独自去中国农业银行凉亭支行办理五年期定期存款,银行大厅内的工作人员热心的向其介绍了一款五年期的存款产品,工作人员称这款产品利息比定期存款高得多,也没有风险。因为贺小东并不识字,便听从工作人员的建议,并在他们的协助下办理了“存单”。    贺先生提供的资料显示,贺小东的“存单”实际上是名为“中国人寿保险(A款)(分红型)”的保险产品,2011年3年,保险费为一次性交清1.6万元整。保险官网查询显示,这款产品向中国保监会备案,目前仍然在售,销售渠道主要为银行邮政代理。该产品凡出生满6个月以上、69周岁以下,身体健康者均可作为被保险人。据贺先生介绍,其父亲贺小东于1940年出生,买保险时已经71岁,而且并不识字,也没有接到过回访电话,只在2015年收到过保险寄发的一张利息(分红)通知单。  贺先生认为,出于对中国农行的信任,老人才接受了工作人员的建议,中国农业银行和保险这种欺骗老人、误导销售,将存单变成保单的做法非常不合理,希望按照5年定存本息给付。    不得向60岁以上老人推销分红险  近年来,银邮渠道一直是部分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重要来源,一些保险销售人员以及银行工作人员在业绩压力下,对部分年龄偏大客户的误导销售时有发生。针对这一情况,2014年1月16日,保监会、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销售行为的通知》,要求对城乡低收入居民、投保人年龄超过65周岁或期交产品投保人年龄超过60周岁的,向其销售的产品原则上以保单利益确定的普通型产品为主,不得通过系统自动核保现场出单,应由保险公司人工核保,核保中保险公司应对投保产品的适合性、投保信息、签名等情况进行复核。  通知还要求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先要求当事人双方于契约书上签名,若无法签名者,则可以盖章;无法盖章者,可盖手印并请两位见证人签名。  商业银行网点销售人员应请投保人本人填写投保单。有下列情形的,可由销售人员代填:  (一)投保人填写有困难,并进行了书面授权;  (二)投保人填写有困难,且无法书面授权,在录音或录像的情况下进行了口头授权。书面授权文件、录音、录像等资料由商业银行交由保险公司进行归档管理。  2015年1月30日保监会曾发布《关于防范银保产品销售误导的风险提示》,提示指出个别银行保险渠道产品销售人员利用模糊表述的方法,向缺乏相关知识的金融消费者介绍一种与定期存款一样的“定期产品”,并称其利息高且保本无风险,实则诱导金融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办理相关业务时,要认真阅读合同,提高警惕,注意防范风险,    支招:老人如何防忽悠?  1、去银行存款、买保险最好有成年子女陪同  近些年保险行业的投诉集中在高龄人群,其主要原因是老年人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有的甚至不识字,对于具有高风险的现代金融业缺乏认识。因此,老年人在去银行、保险等专业性较强的业务时,最好由成年子女陪同  2、要求工作人员提供个人证件  在银行办理业务时,若遇到大厅工作人员的推荐,一定要仔细核查工作人员的证件,确定是否是银行员工。如若不清楚,还可以寻找银行负责人核对,以防受骗。  3、善用回访制度  所谓回访制度,就是老人购买保险后,保险公司按规定在犹豫期结束前要进行回访,最大限度防止销售环节出现问题。目前的回访制度虽然流于形式,但毕竟是保护客户的最后一道屏障,如果购买以后觉得不妥,可先行退保。  尤其是对于老人,在将业务凭证拿回家之后,一定要给子女查看一下,若真的是存单变保单,在犹豫期内还可以退保。  4、莫轻信低风险、高收益的说辞高收益必定伴随着高风险,一定要谨记常识。各种理财合同、保险合同复杂难懂,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仔细查看。老人在办理业务时,如果不能确定收益风险,可以先行回去和子女商量,不要轻易做出决定。


尹结红 发表于 2017-7-31 16:56

      您好:
      您所反映的相关情况我行已知,我行高度重视此事,今日已汇同乡政府、村委工作人员一同前往客户贺小东家中了解协商此事,经过双方友好沟通协商,此事已与当事人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今后我行将进一步加强管理做好优质服务,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

                                                                                     中国农业银行宿松县支行


傻子也懂 发表于 2017-7-31 07:48

应该禁止在银行卖保险!

阿宏 发表于 2017-7-31 08:09

这种情况很可恶,我一堂兄也碰到这种情况,最后实际支付利息比同期银行存款利息少,若中途支付还得支付高额手续费,对这些近似文盲的农民兄弟做这种事,至少是不道德的。

dhzhzx 发表于 2017-7-31 08:52

{:5_234:}{:5_234:}{:5_234:} 2011年我老婆在人民路建行也被忽悠过,当时小孩子很小,抱在手里不停地哭闹,稀里糊涂的就签了字,等到半年后才发现不是存款!后来把钱取出来,不说利息,哎!连本金还亏了不少呢{:5_220:}

至诚致远 发表于 2017-7-31 08:55

{:5_233:}{:5_233:}{:5_233:}

不是我 发表于 2017-7-31 20:35

尹结红 发表于 2017-7-31 16:56
您好:
      您所反映的相关情况我行已知,我行高度重视此事,今日已汇同乡政府、村委工作人员一同 ...

盲羊补牢,相信不是受害者发网上此事就是不了了之了。

葡萄少年 发表于 2017-8-1 09:36

我也在跟银行申诉这个事情,一个月了。我是不是也要来发个帖子?{:5_234:}{:5_234:}{:5_234:}

一切由你 发表于 2017-8-1 11:04

{:5_233:}{:5_233:}{:5_233:}我为发帖者点赞,技术和文采非常棒!

feng 发表于 2017-8-5 09:20

朦胧中,2014年,我也在破凉农业银行存有5年定期的存单,当时柜员说是另送一份保险,因为我不懂银行规则,现在回家翻看后,才知道也是一张保单,怎么办?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存款变保单 7旬老人去农行存款被误导买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