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 发表于 2016-8-25 15:21

写意秋山两首



浣溪纱   秋过朱湾(一)

                     小箐溪松涧底沙,
                     山前崖后有人家,
                     夕阳西下到天涯。

                     流水奈何摧碧草?
                     清风莫可戏归鸦!
                     迟迟新月醉飞霞。


元曲 【越调】 天净沙
儿时秋山(二)

                      枫红蕉绿篱笆,
                      垄前桥畔人家,
                      柳岸天边去霞。

                      清风掠野,
                      赖儿纷逐飞花。


~热死鬼!啧啧蘇,代哈凉。
                     



浪花魂 发表于 2016-8-26 11:13

首赏六一先生完溪沙美词{:5_233:}{:5_233:}{:5_233:}

松兹艺术馆 发表于 2016-8-26 22:23

{:5_233:}{:5_233:}{:5_233:}{:5_233:}{:5_233:}{:5_233:}

路遥何日回家 发表于 2016-8-27 10:47

{:5_233:}《浣溪纱   秋过朱湾》写得好。
五十三年前家访,我去过朱湾,第一印象是那里的神奇是,随处可见四季的残痕。如果不留意四季花的季节,很难准确断定是何年月。夏夜凉而秋夜冷,冬有春意,春有冬寒,夏吃腊肉。粽子,年粑,有上客就蒸,不问是不是端阳年终。
所以我从来不用松杉涧崖,不用夕阳暮鸦,记录朱湾。因为,我认为那里与平原的确不一样。
今天上家乡网,看到六一先生的浣溪沙,有“涧底沙”句,指出了如今的朱湾,秋天山沟渴水的信息。还有那句富有感染力的对句“流水奈何摧碧草?清风莫可戏归鸦!”使我从画面看到原始的朱湾换了面貌。噫!我离开它太久了。

东城春早 发表于 2016-8-27 17:40

{:5_233:}{:5_233:}{:5_233:}{:5_233:}

东城春早 发表于 2016-8-28 07:02

写曲不容易,中原音韵难掌握。当然突破中原音韵也未必不可。

鬼谷子 发表于 2016-8-28 08:34

{:5_233:}{:5_233:}{:5_233:}
迟赏代凉佳作,该多热几天。。。

雨中客 发表于 2016-8-28 20:14

清风掠野,
赖儿纷逐飞花。
太形象太生动,又如见四十年前的乡村儿童。

又:“奈何流水摧碧草”句这里是指今年洪涝还草木的摧残还是指时间如流水,碧草已显秋色?

六一 发表于 2016-8-30 12:38

浪花魂 发表于 2016-8-26 11:13
首赏六一先生完溪沙美词

谢谢花魂兄激励,午安!

六一 发表于 2016-8-30 12:39

浪花魂 发表于 2016-8-26 11:13
首赏六一先生完溪沙美词

谢谢花魂兄激励,午安!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写意秋山两首